電機行業雖然是一個老傳統工業,然而各行各業配套電機不可缺少。而且,一些較大的電機企業占地面積大,所處地段好,收購兼并后,將會給收購者帶來非常豐厚的效益和財源。許多境外企業也紛紛到中國投建獨資和合資企業。
在產品結構和品種方面,由于節約能源的需要和滿足新型產業產品配套的需求,特殊專用派生系列產品將會有更大的發展。如高效永磁同步電動機,與可再生能源和風能、太陽能、潮汐能、燃氣等新能源發電配套的發電機都將得到快速發展。另外,中型高低壓電動機、高壓大功率潛水電泵需要量也急速增長。
以往,中小電機行業在從事新產品開發時,往往是單個企業的自身行為。對于一個全系列產品的開發,由一個企業開發往往周期長、投入資金多、風險大,而通過研究所組織多家企業聯合共同出資開發,取得的開發成果共享的方式更顯得經濟。
交流電動機的用量約占發電量的60%以上,是“用電大戶”,也是節能潛力最大的產業,抓住實施“電機節能工程”機遇,積極開展電機節能工程的技術攻關,開拓新產品。如開發超高效率電機、高效永磁同步電機,中型高低壓電機技術攻關和開發,再生能源配套發電機技術攻關和開發,以環保指標作為開發新產品的要求,大力降低噪聲,提高行業技術水平。
高效節能電機產業鏈上游是銅、鋁、硅鋼、永磁材料等原材料供應商,下游是渠道銷售商、高效電機應用廠商等。巨大的市場需求空間將使產業鏈上下游都圍繞“電機高效化、節能化”進行一定調整,上游供給結構將發生調整,高效電機專用原材料和零部件生產方面具有優勢的企業將收獲更多的市場份額和更高的收益率。隨著高效電機的規模化量產,其供給量將放大、成本和價格相對降低,下游廠商也將更廣泛地采用高效電機對原有產品進行升級。